一、DDR称为什么内存
DDR全称是DDR SDRAM(Double Data Rate SDRAM,双倍速率SDRAM)。DDR SDRAM最早是由三星公司于1996年提出,由日本电气、三菱、富士通、东芝、日立、德州仪器、三星及现代等八家公司协议订立的内存规格,并得到了AMD、VIA与SiS等主要芯片组厂商的支持。它是SDRAM 的升级版本,因此也称为「SDRAM II」。
二、关于n82停产
n82的销量也一直不算突出,其成本是所有机型里第二高的 (n93因为有光学变焦装置,成本比82还高) 售价不高,成本不菲,无利润空间,不赚钱。 TFT显示屏(比AMLED贵)、氙气闪光灯、天塞镜头、集成了6M高速缓存德州仪器的2420、德州仪器500万象素的专用芯片、Wifi、5300GPS、蓝牙、microSDHC接口、大内存...诺基亚几乎把自己所有最顶尖的部件全部装在N82身上,简直是不惜血本。 但这样倾力打造的机器竟然不好销,这跟N82外形不吸引眼球有关。 拍摄、商务、游戏、多媒体...n82的任何一项功能都是顶尖的,但功能的全面反倒使N82给人以平庸的印象。 多种因素加上成本高昂,价格下不来,导致了N82这位无冕之王遗憾的退市了。
三、内存DDR-SDRAM是什么意思
DDR SDRAM 最早是由三星公司于1996 年提出,由日本电气、三菱、富士通、东芝、日立、德州仪器、三星及现代等八家公司协议订立的内存规格,并得到了AMD、VIA 与 SiS 等主要芯片组厂商的支持。它是SDRAM 的升级版本,因此也称为「SDRAM II」。其最重要的改变是在界面数据传输上,他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与下降沿均可进行数据处理,使数据传输率达到SDR(Single Data Rate)SDRAM 的 2 倍。至于寻址与控制信号则与SDRAM相同,仅在时钟上升沿传送。
DDR SDRAM 模块部份与SDRAM 模块相比,改为采用184针(pin),4~6 层印刷电路板,电气接口则由「LVTTL」改变为「SSTL2」。在其它组件或封装上则与SDRAM 模块相同。 DDR SDRAM 模块一共有184个接脚,且只有一个缺槽,与SDRAM的模块并不兼容。 DDR SDRAM 在命名原则上也与SDRAM 不同。SDRAM 的命名是按照时钟频率来命名的,例如 PC100 与PC133。而 DDR SDRAM 则是以数据传输量作为命名原则,例如PC1600 以及 PC2100,单位 MB/s。所以 DDR SDRAM中的DDR200 其实与 PC1600 是相同的规格,数据传输量为 1600MB/s(64bit×100MHz×2÷8=1600MBytes/s),而 DDR266与PC2100 也是一样的情形(64bit×133MHz×2÷8=2128MBytes/s)。
DDR SDRAM 在规格上按信号延迟时间(CL;CAS Latency,CL是指内存在收到讯号后,要等待多少个系统时钟周期后才进行读取的动作。一般而言是越短越好,不过这还要看内存颗粒的原始设定值,否则会造成系统的不稳定)也有所区别。按照电子工程设计发展联合协会(JEDEC)的定义(规格书编号为JESD79):DDR SDRAM一共有两种CAS延迟,分为2ns以及2.5ns(ns为十亿分之一秒)。较快的 CL= 2 加上 PC 2100 规格的 DDR SDRAM称作 DDR 266A,而较慢的 CL= 2.5 加上PC 2100规格的DDR SDRAM 则称作 DDR 266B。另外,较慢的 PC1600 DDR SDRAM 在这方面则是没有特别的编号。
四、3D电视的技术分类?怎么样选购?
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缩写,就是三维立体图形。由于人的双眼观察物体的角度略有差异,因此能够辨别物体远近,产生立体的视觉。三维立体影像电视正是利用这个原理,把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离。3D液晶电视的立体显示效果,是通过在液晶面板上加上特殊的精密柱面透镜屏,将经过编码处理的3D视频影像独立送入人的左右眼,从而令用户无需借助立体眼镜即可裸眼体验立体感觉,同时能兼容2D画面。
在眼镜式3D技术中,我们又可以细分出三种主要的类型:色差式、偏光式和主动快门式,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色分法、光分法和时分法
色差式3D技术
色差式3D技术,英文为Anaglyphic 3D,配合使用的是被动式红-蓝(或者红-绿、红-青)滤色3D眼镜。这种技术历史最为悠久,成像原理简单,实现成本相当低廉,眼镜成本仅为几块钱,但是3D画面效果也是最差的。色差式3D先由旋转的滤光轮分出光谱信息,使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进行画面滤光,使得一个图片能产生出两幅图像,人的每只眼睛都看见不同的图像。这样的方法容易使画面边缘产生偏色。
偏光式3D技术
偏光式3D技术也叫偏振式3D技术,英文为Polarization 3D,配合使用的是被动式偏光眼镜。偏光式3D技术的图像效果比色差式好,而且眼镜成本也不算太高,目前比较多电影院采用的也是该类技术,不过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要求较高。
偏光式3D是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来分解原始图像的,先通过把图像分为垂直向偏振光和水平向偏振光两组画面,然后3D眼镜左右分别采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偏光镜片,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
目前在偏光式3D系统中,市场中较为主流的有RealD 3D、MasterImage 3D、杜比3D三种,RealD 3D技术市占率最高,且不受面板类型的影响,可以使任何支持3D功能的电视还原出3D影像。不过这种技术会使画面分辨率减半,很难实现真正的全高清3D影像,而且画面亮度也会被大大降低。在液晶电视上,应用偏光式3D技术要求电视具备240Hz以上刷新率。
主动快门式3D技术
快门式3D眼镜利用快门3D技术设计,广泛应用于NVIDIA的3D stereo、德州仪器的DLP Link还有XPAND 3D系统。从片源来看,快门式3D技术的资源也最为丰富,刷新率提升到120Hz的视频和游戏均可实现3D立体效果。得益于NVIDIA在显卡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和德州仪器DLP在投影机市场占据半壁江山优势,快门式3D技术在电脑和投影机行业已经成了3D技术的代名词。 快门式3D眼镜可以为家庭用户提供高品质的3D显示效果,这种技术的实现需要一付主动式LCD快门眼镜,交替左眼和右眼看到的图象以至于你的大脑将两幅图像融合成一体来实现,从而产生了单幅图像的3D深度感。 快门式3D技术的原里是根据人眼对影像频率的刷新时间来实现的,通过提高画面的快速刷新率(至少要达到120Hz)左眼和右眼个60Hz的快速刷新图象才会让人对图象不会产生抖动感,并且保持与2D视像相同的帧数,观众的两只眼睛看到快速切换的不同画面,并且在大脑中产生错觉,便观看到立体影像,快门式3D技术的优势是其3D效果实现逼真。
2010年 国内市场 长虹3D电视 全国销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