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正文

摄像头由哪些部位组成

摄像头由哪些部位组成 从摄像头的组成来看决定一个摄像头的品质从硬件上来说主要是: 1、 镜头(LENS) 镜头的组成是透镜结构,由几片透镜组成,一般有塑胶透镜(plastic)或玻璃透镜

摄像头由哪些部位组成

从摄像头的组成来看决定一个摄像头的品质从硬件上来说主要是:

1、 镜头(LENS)

镜头的组成是透镜结构,由几片透镜组成,一般有塑胶透镜(plastic)或玻璃透镜(glass)。通常摄像头用的镜头构造有:1P、2P、1G1P、1G2P、2G2P、4G等。透镜越多,成本越高;玻璃透镜比塑胶贵。因此一个品质好的摄像头应该是采用玻璃镜头,成像效果就相对塑胶镜头会好。现在市场上的大多摄像头产品为了降低成本,一般会采用塑胶镜头或半塑胶半玻璃镜头(即:1P、2P、1G1P、1G2P等)。

2、 图像传感器(SENSOR)

图像传感器分为两类:CCD(charge couple device) :电荷耦合器件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CD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噪音小,信噪比大。但是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功耗高。

CMOS的优点是集成度高、功耗低(不到CCD的1/3)、成本低。但是噪音比较大、灵敏度较低、对光源要求高。

在相同像素下CCD的成像往往通透性、明锐度都很好,色彩还原、曝光可以保证基本准确。而CMOS的产品往往通透性一般,对实物的色彩还原能力偏弱,曝光也都不太好。所以我们在使用摄像头,尤其是采用CMOS芯片的产品时就更应该注重技巧:

首先不要在逆光环境下使用(这点CCD同),尤其不要直接指向太阳,否则“放大镜烧蚂蚁”的惨剧就会发生在您的摄像头上。

其次环境光线不要太弱,否则直接影响成像质量。克服这种困难有两种办法,一是加强周围亮度,二是选择要求最小照明度小的产品,现在有些摄像头已经可以达到5lux。最后要注意的是合理使用镜头变焦,不要小瞧这点,通过正确的调整,摄像头也同样可以拥有拍摄芯片的功能。

目前,市场销售的数码摄像头中,基本是CCD和CMOS平分秋色。在采用CMOS为感光元器件的产品中,通过采用影像光源自动增益补强技术,自动亮度、白平衡控制技术,色饱和度、对比度、边缘增强以及伽马矫正等先进的影像控制技术,完全可以达到与CCD摄像头相媲美的效果。

受市场情况及市场发展等情况的限制,摄像头采用CCD图像传感器的厂商为数不多,主要原因是采用CCD图像传感器成本高的影响。

3、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

在DSP的选择上,是根据摄像头成本、市场接受程度来进行确定。现在DSP厂商在设计、生产DSP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在各项技术指标上相差不是很大,只是有些DSP在细微的环节及驱动程序要进行进一步改进。

4、 图像解析度/分辨率(Resolution):

摄像头的图像解析度/分辨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少像素的摄像头,在实际应用中,摄像头的像素越高,拍摄出来的图像品质就越好,但另一方面也并不是像素越高越好,对于同一画面,像素越高的产品它的解析图像的能力也越强,但相对它记录的数据量也会大得多,所以对存储设备的要求也就高得多,因而在选择时宜采用当前的主流产品。由于受到摄像头价格、电脑硬件、成像效果等因素的影响,现在市面上的摄像头基本在30万像素这个档次上进行销售。

还有就是由于CMOS成像效果在高像素上并不理想,因此统治高像素摄像头的市场仍然是CCD摄像头。

值得注意的一点:有些分辨

液晶电视接口的选购误区解析

液晶电视接口的选购误区解析

误区一:HDMI 1.3接口才能传输1080p信号

随着高清节目的进一步普及,家庭用户在收看高清节目的时候首先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带宽速度,目前1080p高清格式所需带宽为2.2Gbps。

2005年8月,HDMI 1.2a接口的带宽为165MHz,传输速率为4.95Gbps。

2006年5月22日,制定HDMI标准的索尼、日立、松下、飞利浦、东芝、Silicon image、Thomson (RCA)等7家企业共同宣布了HDMI 1.3接口标准,新标准将带宽和速率提升了2倍以上,达到了340MHz的带宽和10.2Gbps速率,以满足最新的1440P/WAXGA分辨率的要求。

根据上面的定义来看,其实1080p信号的传输只需要HDMI 1.2a版本的接口就已经足够应付且绰绰有余了,目前采用HDMI 1.3接口的产品不过是为了将来更高规格的高清信号和10声道以上的的超高带宽数据传输而提前作应用准备。

误区二:配备数字接口就可以随意调整分辨率

通过DVI或者HDMI的数字接口是不是就可以实现1366×768了呢?答案是“不一定”。由于液晶电视定位是显示设备,一般情况下内部并没有配备强大的芯片解码能力,对于信息转换处理能力非常有限,仅仅局限于固定几种分辨率之间的图像格式转换运算。因此,即使是通过数字接口对接,假若我们设置的分辨率不在其固定的几种格式列表范围内,液晶电视便会出现黑屏、蓝屏、花屏或者过扫描现象。对于PC我们可以通过软硬件结合多种方式来设置不同的输出信号,但是对于电视而言产品本身支持的输入信号格式有限,这一问题瓶颈在于电视的内部电路。遗憾的是目前市面上多数配备数字接口的1366×768机型最高只支持1024×768的分辨率,要满屏显示只能强制性横向拉伸,图像发生水平变形失真。

误区三:HDMI接口一定可以传输音频

很多人在刚刚开始接触HDMI接口的时候都会认为所谓的“高清一线通”就是可以同时传输音频和视频信号,但是当把液晶电视买回家之后才发现用HDMI口接上电脑以后电视没声音,于是就慌慌张张地以为电视或者电脑出了什么问题。

其实用HDMI接电脑的情况下,电视没有声音输出是经常会遇到的情况。这是因为目前大多数电脑的音视频信号是互相独立,分别输出的,除了次世代X2000系列显卡含音频解码功能以外,视频信号从电脑的显卡或者主板集成显卡输出,但是音频就需要从声卡或者主板集成声卡输出。因此,即使显卡配备了HDMI或者DVI接口,能够传输的部分也只包括视频信号而没有音频,用户要听到与之相匹配的声音还需要另外输出音频。

一些设计得比较周全的产品会考虑到用户需要用HDMI接入电脑信号,就专门为该接口安排了一个HDMI音频(或者叫PC音频)输入接口,这样当用户的显卡不支持音频同步输出的时候就可以另外通过音频线来传输声音。

当然也有一些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为HDMI接口设置专门的音频输入,用户通过HDMI连接电脑的时候就无法听到声音了。这种情况下用户必须通过外接音箱输出电脑的音频信号。

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液晶电视的时候如果打算利用HDMI或者DVI转换接入电脑信号的话,最好提前考虑产品是否有为HDMI接口预留专门的音频输入接口,如果没有,则要为电脑的声音输出配置音箱了。

误区四:数字接口一定比模拟接口好

也许传统的液晶显示器使用习惯让很多用户已经形成了一种观念,就是数字接口出来的图像会比模拟接口出来的图像更加好,好就好在字体更加锐利,画面更加干净。但是这种看法却不一定适用于液晶电视,因为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液晶电视都面临着1366×768这个尴尬的屏幕分辨率问题。

1366×768这个分辨率并不符合VESA标准,因此在普通模式下我们很难通过VGA、DVI或者HDMI接口顺利实现完全点对点显示。在不使用任何软件辅助的前提下,VGA最接近的标准分辨率为1360×768,而DVI或者HDMI只能是1024×768或者1280×1024。相比之下,VGA的分辨率设置更接近于该类液晶电视的物理屏幕分辨率,得到的图像效果失真更少,而DVI或者HDMI的字体会相对模糊,图像的拉伸变形也更加严重,甚至会出现过扫描现象。

前面已经提过,并非配备数字接口就一定可以随意调整分辨率,当我们遇到某些产品在先天设计的时候,并没有考虑电路和芯片可以支持多种分辨率格式输入信号,致使产品不能通过软件实现自定义分辨率调整传输,这种情况下模拟接口的图像并非一定不如数字接口的图像效果好。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