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硅脂和导热硅脂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导热硅脂?
在国内外导热硅脂产品的资料中,有的称之为导热膏,有的称之为散热硅脂,英文中导热硅脂的称呼也有几种方式,如Thermal Grease、Thermal Compund、Thermal Paste。一般大家熟称为“导热硅脂”。
严格的说,导热硅脂只是硅脂中的一种,另外还有如绝缘硅脂、润滑硅脂、光学透明硅脂等,硅脂号称工业中的味精,在电气绝缘、润滑、脱模、防锈、防腐、防水、防震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硅脂是硅油二次加工的产品,主要成份是主链含有硅原子的高分子化合物(有机硅化合物)。
硅脂有着与硅油同样的特性,具有卓越的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候性、疏水性、生理惰性和较小的表面张力,此外还具有低的粘温系数、较高的抗压缩性。尤其是其热稳定性的和氧化稳定性,使得它在150℃下长期与空气接触也不易变质,在200℃时与氧氯接触时氧化作用也较慢,使用温度一般可以可达-50-150℃,对各种基材有良好的润滑性,无腐蚀作用。
硅脂的这些特性,使得它成为导热介质最佳人选。较小的表面张力,让它能很好的扩散到芯片和散热器表面的空隙之中,热稳定性保证它在高温下能正常工作,电绝缘性保证了其它电子元器件的安全性。为了加强其导热能力,在硅脂中添加一些功能性填料,如金属氧化物,便制成了导热硅脂。
硅脂本身是白色的,但在加入了不同填料后,就有可能形成其它颜色,如常见的灰色或金黄色。导热硅脂的好坏除了硅脂的品质外,更主要取决于添加填料的差异,现在所说的纳米硅脂,钻石硅脂,都是因为填料而得名。
绝缘硅脂-性能优点
1.无色、无味、化学惰性、无毒
2.高导热率,散热效果好
3.比矿物油产品寿命长
4.除湿气性能好、密封防灰尘
5.不会对橡胶和塑料产生伤害,耐老化
6.介电强度高,在电子、电气部件上使用安全
7.-40℃到260℃的宽温度使用范围,高温下不会变干结焦;低温下不会冻结。
绝缘硅脂-绝缘硅脂应用
1.电子电气元件或部件、润滑和防湿气
2.保护点火线圈、汽车电瓶线、连接电缆
3.保护火花塞、配电器的冒盖
4.医疗器械:精密医疗器械的润滑
5.电子:电机、电子的绝缘、防水、防闪污,半导体的密封
6.仪器仪表:精密仪器、仪器仪表、光学仪器、分析天平
7.塑料:塑料齿轮、塑胶齿轮、塑料螺纹
8.橡胶:O型环、减震器的缓冲介质、橡胶部件(如垫圈)
9.润滑:塑胶与橡胶、塑胶与金属、金属与橡胶间的密封和润滑
10.阀门:各类阀门、液压活塞、水力旋塞的真空密封,金属管道的密封、防锈、防水
11.飞机起落架轮子O型橡胶密封圈,H级绝缘的高温电机滚动轴承,以及铁道车辆润滑
打雷是怎么因起的?
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的物体尖顶,孤立而突出的目标往往最易遭雷击。在雷电大作时,我们若身处户外,应遵守以下规则来确保安全:
1.人在空旷的地面或水面上会成为所在平面的凸起点而被雷电击中,这时候不要进行户外球类运动,如高尔夫球、足球等。切勿游泳或做其他水上运动。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山顶或高楼平台上,在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孤立的大树下躲避雷雨。大树潮湿的枝干犹如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像用手去摸避雷针一样危险。打雷时最好与树干保持5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当你站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如果感觉到身上的毛发突然立起来,皮肤感到轻微的刺痛,甚或听到轻微的爆裂声,发出“叽叽”声响,这就是雷电快要击中你的征兆。遇到这种情况,你应马上蹲下来,身体倾向前,把手放在膝盖上,曲成一个球状,千万不要平躺在地上。不要用手撑地,应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更易遭到雷击。
5.看见闪电几秒钟后就听见雷声,说明你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不要使用金属雨具。
6.如果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非金属物品)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并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7.暴雨天气出门时,最好穿胶鞋,可以起到绝缘的作用。
8.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不要手持金属体高举头顶(如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丢掉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如钥匙、发卡、项链等,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
9.不宜在水边、洼地停留,水体导电能力好,易遭雷击,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房子中去避雨。山区找不到房子,可以在岩石下或山洞里避雨。
10.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雷电也越容易伤人。
11.如果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12.不要在打雷时拨打或接听手机,最好关掉手机电源。因为雷电的干扰,手机的无线频率跳跃性增强,很容易诱发雷击和烧机等事故。但公共聚居地都装有避雷装置,人们处在这种环境中相对安全,雷电仅仅会干扰手机信号,顶多也仅是损坏芯片,对人体不会造成致命伤害。一旦处于空旷地带时,人和手机就会成为地面明显的凸起物,手机极有可能成为雷雨云选择的放电对象。
13.打雷时可躲在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及金属壳体的船舶内。千万不能将头、手伸出车外。人坐在车内一般不会遭遇雷电袭击,因为汽车是一个封闭的金属体,具有很好的防雷电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