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哲学中什么叫意识的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的反应现实,并通过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
②意识对客体信息进行选择和重构,具有能动创造性。
③意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这是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④此外,意识还能影响、调控人体生理活动
二、简短的自我评价有哪些?
1、热情随和,活波开朗,具有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良好协调沟通能力,适应力强,反应快、积极、灵活,爱创新!提高自己,适应工作的需要。
2、本人是一个有较强独立工作能力的人。做事细心,不急躁,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喜欢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探索,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3、本人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开朗的生活心态,热情乐观的处世元原则,这是信心的表现,也是我的表现!
4、交际能力强,有较好的口才和表达能力,能协调处理好人际关系;注重协作精神,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对问题能深刻地分析并迅速地做出判断决策。有强烈的上进心,能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战胜困难。
5、做人真诚热情,乐观向上,工作态度认真负责、谦虚,有较好的时间观念和适应能力强,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来充实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挖掘自身的潜力。富有团队协作精神,集体观念强。
6、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用心主动,能吃苦耐劳,用于承受压力,勇于创新;有很强的组织潜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适应潜力;纪律性强,工作用心配合;意志坚强,具有较强的无私奉献精神。
7、本人性格开朗,有较强的组织潜力,能很好地与他人沟通,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工作认真踏实。善于与同事相处,做事踏实,能迅速地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
8、本人乐观向上,爱好广泛,拥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同学相处和睦融洽,乐于助人,对工作踏实,认真负责,学习能力强,能较好完成任务。注重团队合作,能够积极参加学校及班级组织的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9、性格开朗,工作认真负责,细心,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头脑灵活,不怕吃苦,接受能力强,能够很好的处理同事的关系,具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并能承担一定的工作压力。
10、本人是一个善于团队工作的人,思维严谨;几年的工作铸就了我勤奋,进取热情的性格;扎实的技能知识让我对于工作能很快上手,在工作中具备较强的沟通本事和抗压本事;对待工作和生活更是进取乐观向上。
11、本人乐观向上,爱好广泛,拥有较强的适应本事,并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同学相处和睦融洽,乐于助人,对工作踏实,认真负责,学习本事强,能较好完成任务。注重团队合作,能够进取参加学校及班级组织的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出自我的作用。
12、本人具有良好语言表达本事及沟通协调本事,对工作认真细心用心、进取主动、敬业爱岗,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其次抗压本事强,具有挑战性,能群策群力,团结同事,以求更好的完成工作。
13、我容易理解新知识及理念,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新的技能知识,并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务实、脚踏实地的工作,有很好的团队精神。
14、我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和足够的工作实践,使我具备了更强的工作本事。工作细心,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本事。
15、本人能吃苦耐劳,适应性强,协调性好,对工作认真负责,工作进取、主动、上进,无论要工作还是生活上都严格要求自我,并具有很强的自学本事、动手本事。
16、本人活泼开朗,有良好的语言沟通本事,适应本事强。接收新事物的速度快。有着高度的工作职责心和事业心。做事情能吃苦耐劳,踏实稳重。敢做敢担,善于思考,工作效率高,条理性强,有相当的管理本事。
17、诚实积极、有创造性、责任性强,有很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能很快融入工作环境。观察敏锐,能接受挑战,有很强的独立思考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18、本人性格开朗,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好学,工作中愿不耻下问,本人需要一个能展示自我价值的舞台,同时也能够不断的提高自己,挑战自已,若贵公司能给予机会,我会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更加努力以回报公司,同时也希望能有幸与贵公司共创双赢。
19、本人务实,对工作认真负责,勤于思考,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积极上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0、善于沟通、挑战高难度事情、做事认真仔细,吃苦耐劳,有很强的团队协作意认,能够迅速地融入新的环境中。自学能力强,易接受新事物。
三、JAVA 中,为什么要封装?
所谓封装,就是将属性和方法捆绑到一起,封装到一个对象中去,简单的说,你是人,你有许多属性,比如说你的姓名,年龄,身高,体重,性别,性格,爱好等等,这是属性;而同时,你又会吃饭,睡觉,工作,学习,做事情,这些是方法,是你所具有的;同时将属性和方法封装到一个类中去,就能很完美的描述这个类的特征了,同时,它所具有的方法也就一起集成到类中,方便使用。这些是简单的描述了。
至于什么时候需要这个似乎不是讨论的重点了,既然是java号称完全面向对象的语言,那么,你就应该一直以封装方式去思考问题和设计类了。
下面摘篇文章,你可以看看~
========================================
隐藏复杂性,是我们人类处理更复杂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这可能跟人的记忆力、计算力等是有限的这点有关,对这种方法背后原因的深度挖掘,要涉及人类认知学方面的知识,而显然它(认知学)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否则完全可以根据它造出会认知的机器来。
这里不讨论认知学与强人工智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找些这方面的资料来读。我们只要知道,这种隐藏复杂性的方法很常用、很好用就可以了,比如操作电视,我们不需要知道电视内部的繁杂的布线,只通过几个电视按钮就可以实现调整音量、切换频道等等功能;软件中,面向对象中的封装,就是对这一基本方法的体现。
对象的封装,要分两个方面来考察,一个是怎么样封装才算对,一个是怎么样封装才算好。
达到了封装者对对象的职责预期就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
比如,想得到的是一个狗对象,能狗叫,而封装的结果竟然是个猫,会猫叫。又比如,想得到的是一个狗对象,能狗叫,而封装的结果是一个狗对象,却能猫叫。这都是没有达到封装预期所致。但也有这种情况,有人先封装了一个对象后,接着说,这个对象就是我的预期,这样做就像打哪儿指哪儿的神枪手一样,预期永远与封装的对象相符合,那么我们只能考察它的另一项指标:好不好。
而评价封装的好不好,很难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不管从哪个角度说,,它都更属于设计美学范畴。当一种封装显得不怎么美的时候,就是不太好。怎么又算美呢?这真的很难说;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种关于美的评价吧。我只能说一下我自己的审美倾向,简洁既是美。
简洁的追求会自然促使你让类的职责单一,比如一个狗对象,不但会狗叫,也能猫叫,那么猫叫就是很不和谐的音符,这就显得不美。狗对象只表现狗的行为则显得更为合适,表现的太多,反而会感觉很怪异。假如来了只猫对象,见到这只会猫叫的狗,一定感觉很不是滋味。程序是给程序员看的,职责明确而接口简单的对象,看起来会更舒服,可读性也一定会更好。职责模糊而接口复杂的对象,看起来总不那么舒服(虽然也能实现所有业务功能)。
我们还是看一段具体的程序吧。这是一个计数器程序。
这个类只有一个属性,对应到这个对象,则这个类属性代表着对象的状态,所有的方法,都是围绕着对象的基本属性或状态进行的操作,没有和基本属性无关的操作。这个对象的职责就是负责计数。很简洁。假如我们再添加一个方法,如下:
public int max(int a,int b){
if(a>b) return a;
else return b;
}
那么这个方法对于这个计数器对象来说,就是相当于狗对象中有了猫叫,就是不和谐的,就是不美的。这个方法和计数器的职责是无关的,它也没有涉及到类属性的任何操作,如果一个操作对它自身没有任何影响,这好像更应该是别的对象的方法。所以,把取得最大值这种方法放在这里是很累赘的。
既然是在进行封装和信息隐藏,就要区别于开放和信息暴露,那么在能完成特定职责的情况下,封的越严实越好,信息隐藏的越多越好,留的接口越少越好,这样的对象的功能才强大而接口又简洁。这种简洁的美感怎么表述呢,我总认为苹果公司的各种产品的界面设计最能体现出这种简洁美感。IPod的界面和操作设计,就有一种艺术般的简洁美感。而面向对象设计中的封装,也应该向iPod的封装效果学习。
比如两个同类型对象,如果它们的id属性相等,则认为这两个对象相等。有两种办法判断相等,一种是分别通过两个对象提供的接口取出对象id,再在对象外的程序中做id的比较逻辑判断(例如:if a.id=b.id then…);一种是对象本身提供是否相等的方法,在对象内部完成此判断,外人看不到(例如:if a.equal(b) then…)。这样,把实现细节隐藏在内部,显然这样的封装的更加合理,使用起来也更加的方便。这就像操作轿车,如果轿车的接口是这样:按一个按钮,弹出一根线,再按下另一个按钮,弹出另一根线,然后司机用手把两根线一碰,汽车发动了!虽然也能发动汽车,但未免太麻烦了;这种发动汽车的方式就像比较两个对象是否相等的例子中的前者,这样做肯定也是能发动着汽车的,就像很多封装的不好的对象一样能实现要求的功能一样(比如比较对象是否相等的第一个例子)。一拧钥匙,汽车就发动,明显优于手工碰线头的方式。
一想起封装与信息隐藏,我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自私的基因》一书的作者道金斯说的关于基因的一段话:
但在今日,别以为它们(基因)还会浮游于海洋之中了。很久以前,它们已经放弃了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了。在今天,它们群集相处,安稳地寄居在庞大的步履蹒跚的“机器”人体内,与外界隔开来,通过迂回曲折的间接途径与外部世界联系,并通过遥控操纵外部世界。它们存在于你和我的躯体内;它们创造了我们,创造了我们的肉体和心灵;而保存它们正是我们存在的终极理由。这些复制基因源远流长。今天,我们称它们为基因,而我们就是它们的生存机器。
他的这段话如此精彩,令我忍不住套用如下:
基本的变量已经不再浮游于一大段一大段的程序中了,它们已经放弃了(其实是程序员不用这种方式了)这种自由自在的存在方式,而是安稳的寄居于庞大而蹒跚的“对象”内部,与外界隔开来,通过迂回曲折的间接途径与外部世界联系和通信。而这些对象,就是它们这些基本变量的生存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