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作权主体?
著作权的主体有作者、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及继受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创作作品的自然人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视为作者。
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
二、著作权主体的推定原则?
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一条 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三、行使国家权利的主体?
立法权的行使主体是谁
立法权就是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权力,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权力;第二类中制定和修改普通法律的权力。一方面,立法机关自己制定法律,另一方面,立法机关授权行政机关制定法规、条例、决议和命令等,它们都具有法律规范的性质。在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还享有提出法案的权力。这里的法是指狭义的法,不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中国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有国家立法权,也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是国家立法机关。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由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的会期较短,不可能及时、多次审议立法事项,所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也行使国家立法权。
四、著作权是自然权利还是法定权利?
著作权应该是法定权利,该项权利在民法典进行了规定。
五、权利主体有哪些?
一、权利主体 2、以税收法律关系为例:权利主体,其中一方,是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国家税务机关,包括国家各级税务机关、海关和财政机关;另一方是履行纳税义务的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在华的外国企业、组织、外籍人、无国籍人,以及在华虽然没有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外国企业或组织。二、权利客体2、权利客体包括:
(1)物亦称标的物。指在法律关系中可以作为财产权对象的物品和其他物质财富。
(2)行为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行为,包括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
例如《婚姻法》第15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根据这一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行为(作为),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行为(作为),都是权利客体。
(3)和人身相联系的精神财富(智力成果)如发现权、发明权等权利的客体是发现和发明,它们是受法律保护的与人身相联系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谓人身,不仅指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在内。
因为荣誉以及技术发明的所有权,不仅可以属于个人,也可以属于集体的权利主体。
六、什么是权利主体?
权利主体说是主张破产财团具有权利主体性质的学说。此说认为,破产财团是以公平清偿破产债权人为特定目的存在的财产团体,与民法上的财团法人或非法人团体性质相似,应具有民事主体资格。
反对者认为,破产财团不具备法律对法人或其他民事主体规定的条件,不能取得主体资格。
七、征税主体与纳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 《税收征管法》规定:
1.纳税人的权利主要有:税务知情权、要求保密权、申请减免税权、申请退税权、陈述申辩权、税收救济权、控告检举权、请求回避权、取得完税凭证权、拒绝检查权、申请延期申报权、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权等;纳税人的义务主要有:依法办理税务登记、依法设置账簿、正确核算并保管账簿和有关资料、按规定开具使用取得发票、按期进行纳税申报、按时缴纳或解缴税款,自觉接受税务检查等。
2.税务机关的权利主要有:税收管理权、税款征收权、税务检查权、税务行政处罚权等;税务机关的义务主要有:依法征税、依法减免税、纳税服务、保守秘密、依法回避、依法进行税务检查等。
八、债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分别是?
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和物权不同的是,债权是一种典型的相对权,只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效力,原则上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之关系不能对抗第三人。
九、什么导致著作权主体的变更?
著作权的转让导致著作权主体的变更。
作品的著作财产权自权利人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即成为该作品的著作权人,从而导致著作权主体的变更。
但是,这种权利主体的变更不同于财产法中的权利主体变更。
在财产法中,财产所有权的原始主体和继受主体不可能对同一标的物享有独立的权利,所有权人转让了其财产即丧失了权利主体资格,而受让人成为财产的所有人。
在著作权法中,著作权的原始主体和继受主体可能对同一作品各自分享利益。当然,如果权利人转让作品财产权的全部,受让人则是全部著作权主体;如果权利人转让的是作品部分财产权,受让人则是部分著作权的主体。
十、保护基本权利的主体?
公民基本权利的主体: 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1、我国宪法第32条规定了保护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合法权利。外国人在一定范围内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基本权利最初保障的是公民个体,基于宪法的结社自由,公民可以形成经济、政治和社会组织。法人成为现代社会活跃的主体,宪法中规定的一些基本权利同样为法人所享有。但一般只有私法人才可以成为基本权利保护的主体,公法人是基本权利约束和限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