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炸药工业之父是谁?
是诺贝尔。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黄色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逝世。
火药在秦朝就有记载,基本可以确定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隋唐时期的孙思邈在总结了前人的方法之后,提出了硫磺伏火法的配方方法。
二、橡胶工业之父是谁?
橡胶工业之父、发明家查尔斯·古德伊
19世纪初,世界的橡胶工业刚刚起步。但是,着手研究橡化工生产的人已经为数不少,过了不惑之年的古德伊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十分贫困的他,向朋友借了一笔钱,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将近半年的时间,他一直扎在实验室,工作、起居、饮食都在这间小屋里。
半年后,朋友借给他的钱全部用完。负责借钱又要四处碰壁,一日三餐地不得不改成一日两餐,甚至一日一餐。每日每时,他都感到饥饿难捱,但他依然忍着头晕眼花的折磨,埋头继续试验。
一天,古德伊做完了一个失败的实验,觉得实在难以支撑,然而,此刻连一块黑面包也没有了,口袋里也翻不出一分钱。于是,他头重脚轻地往外走,想去讨点儿饭吃。不料,由于过度劳累饥饿,头重脚轻,稍不留神,脚下一滑,桌子上的一瓶硫酸被碰到了地上摔碎了。
古德伊忘记了饥饿,蹲下身来,心疼地看着宝贵的液体迅速地在地上扩散。近乎绝望的时刻,他突然发现,硫酸浸润了一块所在地上的橡胶块,把这块像铁似的橡胶块变得十分柔软,连颜然也变成污黑色。
古德伊大喜过望,激动得失声痛哭,制胶的新方法终于找到了。然而,成功的发现并没有给古德伊带来好运气。他在朋友的帮助下,用他的新技术生产邮袋,结果,橡胶袋子全变成了碎片。为此,他不但赔了一大笔钱,而且投资试产厂家的老板还恶毒地嘲笑他、咒骂他,将他的行李扔到大街上。此后,他便露宿街头。一次,偶然碰到一个20多年前的熟人,便来到她的店里,从当伙计到佣人,什么活都干,几个月下来,他的衣袋里有了一些积蓄,又开始了他的试验。又过去了4年。古德伊简直无法回忆这4年里他失败了多少次,多少次被人赶出大门。只记得在最后的那些日子里,家徒四壁,连儿子上学的书,都被用来换了钱。一家人勉强地活着,他自己夜以继日的苦干,终于研究出一种切实可靠的制胶方法:硫化橡胶法,即用高温加硫磺处理橡胶,并因此获得专利。
古德伊真正成功了,硫化橡胶法的问世,使美国橡胶工业开始了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美国早期的橡胶制品中,有一大半是古德伊发明的,他的专利费高达30万美元,成了人人瞩目的富翁。但是,他绝不经商。他从自身的经历中深深感到商界的炎凉、人心的险恶……
三、工业管理之父是谁?
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辛丑年)-1925(乙丑年)),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之一,亦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他出生于法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5岁时就读于里昂一所公立中等学校,两年后经考试及格转入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是同一学年里最年轻的学生;19岁毕业时他取得了矿业工程师资格。
1860年他被任命为科芒特里——富香博公司的科芒特里矿井组工程师,在他漫长而成绩卓著的经营生涯中,他一直珍视这项事业。1918年他退休时的职务是公司总经理,并继续在公司里担任一名董事,直到1925年12月以84岁高龄去世为止。其主要著作是《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年)
四、工业啤酒之父是谁?
J.C.雅各布森。
工业啤酒:19 世界 40 年代,德国巴伐利亚的啤酒酿造师将啤酒发酵工艺带到捷克的皮尔森,生产出世界上较早的黄金啤酒——皮尔森啤酒(工业啤酒),随着制冷的设备的出现这质量稳 定、不易变质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和运输的啤酒大行于世。随着交通方式的进步,很快皮尔森啤酒和皮尔森酿造法便在整个中欧普及开来。
五、稀土之父是谁
稀土之父是谁
稀土元素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元素,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科技和工业生产中。然而,你是否曾经想过,稀土之父是谁呢?稀土之父这个称号,被许多人赋予给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就是美国物理学家查尔斯·谢尔顿·希尔斯。
查尔斯·希尔斯于1908年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沃尔夫堡市。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物理学,并在那里获得了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随后,他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从事研究工作,并在1946年成为该校的教授。
希尔斯是稀土元素研究的先驱,他在稀土元素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希尔斯在稀土元素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发明了一种高效的分离稀土元素的方法,被称为离子交换层析法。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稀土元素的纯度,还提高了生产效率,为稀土元素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希尔斯的研究成果对于现代科技和工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稀土元素在电子、磁性材料、光学材料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在手机、电脑和平板电脑的屏幕中使用的液晶材料,以及声音和图像在电子设备中的传输所需的磁性材料。这些领域的发展离不开希尔斯对稀土元素的研究。
希尔斯的科研工作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文理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并获得了许多国际奖项,包括美国化学学会颁发的威尔逊奖、美国材料学会颁发的哈蒙德奖等。
除了在科研领域的杰出成就,希尔斯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多年,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学生,对他们的学术和职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他总是激励学生勇于尝试,追求科学的真理。
希尔斯对于稀土元素的研究和开发,使他成为了稀土之父。他在该领域的奠基性贡献,不仅推动了稀土元素的应用,也为其他科学家提供了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总结起来,稀土之父查尔斯·谢尔顿·希尔斯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研究和贡献对于稀土元素的应用和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离子交换层析法为稀土元素的分离和提纯提供了关键的方法,使稀土元素得以广泛应用于现代科技和工业生产中。希尔斯的成就和传奇将永远铭刻在稀土元素研究的历史中。
六、机器人之父是谁?
约瑟夫·恩格尔伯格
被誉为“机器人之父”的是约瑟夫·恩格尔伯格(Joseph F·Engelberger),他是美国人,出生于1925年7月26日。他在1959年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因此得到了这个称号。
七、矿石工业之父是谁?
矿石工业之父可以说是英国工程师亨利·贝塞默(Henry Bessemer)。他于19世纪中叶发明了贝塞默炉,这是一种用来生产钢铁的先进工业设备。贝塞默炉采用了贝塞默自己设计的加热和通风系统,使得钢铁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贝塞默的发明在当时对于工业革命和矿石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贝塞默可以被认为是矿石工业的先驱和开创者,为整个工业领域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变革。
八、工业工程之父是谁?
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和工业工程之父”的泰勒(Taylor.F.w,1856一1915),出身于费城一个律师家庭。中学时因夜读过度,视力受损,虽考上哈佛大学亦未能就读。1875年进一家小厂当徒工.三年后转人费城米德瓦尔钢铁公司,先后当过勤杂工、机工、工长、设计室主任等。1881年25岁时开始进行劳动时间研究,这就是他后来创立的管理科学的基础。
九、稀土化学之父是谁
在稀土化学领域,有一位被誉为“稀土化学之父”的科学家,他的贡献对于稀土元素的研究和应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那么,究竟是谁被誉为稀土化学之父呢?
稀土化学之父——叶企孙
叶企孙(Yip Quan Sun)是中国科学家中最早从事稀土研究的人之一,被公认为稀土化学的奠基人,也被誉为“稀土化学之父”。他于1922年出生于中国广东省,是中国现代化学的杰出代表之一。
叶企孙于1937年进入南京大学学习化学,随后赴美国留学深造。他于1948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化学博士学位,并开始在物理化学研究领域进行深入探索。在研究过程中,叶企孙发现稀土元素在化学性质上与一般元素有明显不同,这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也成为他日后研究的重点。
叶企孙在稀土化学领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他首次提出了稀土元素具有一定的内外电子关联性,认为稀土元素在化学中具有独特的磁性和光物理性质。他发现稀土元素离子是能量位阶分明的,其电子结构和能级分布对其物理性质有着重要影响,并提出了“叶企孙规则”,用以解释稀土元素的化学行为。
除了理论研究,叶企孙还积极开展了实验工作,成功地分离纯化了一系列稀土元素。他的研究成果推动了稀土化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为稀土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稀土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稀土化学是研究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的科学分支。稀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镧系元素之后的一组元素,它们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因此在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稀土元素广泛应用于光学、材料科学、能源技术、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由于其特殊的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稀土元素被广泛用于制备发光材料、荧光标记剂和激光材料等。另外,稀土元素在催化剂、电子材料、磁性材料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稀土化学的研究和应用能够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许多机遇和挑战。稀土元素的稀缺性和分散性使得其资源开发和利用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稀土化学的研究也面临材料制备和性能优化等方面的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结语
总的来说,稀土化学之父叶企孙的杰出贡献使得稀土化学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分支,并推动了稀土元素的研究和应用。稀土化学的发展为光学、材料科学、能源技术等领域的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稀土化学仍然面临许多挑战,需要科学家们的持续努力和创新。
十、工业机械人之父是谁?
对!1959年 德沃尔与美国发明家约瑟夫·英格伯格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随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Unimation公司。由于英格伯格对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宣传,他也被称为“工业机器人之父”。